如何应对夏季生猪“高热病”
时间:2017-10-06 点击:2779
去年夏秋季节,我国南方10余个省市出现一种被称为“高热病”的生猪疫病,我县上梅、孟公、西河等乡镇养殖场(户)也相继感染此病,造成上万头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很大损失。经农业部组织联合攻关查明,“猪高热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变异病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目前,该病在全国及省内部分地区己有明显抬头,广东等地疫情严重,与我县邻近的部分县市也有散发的迹象,疫情再次暴发,大面积流行的可能性很大。该病主要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这种病来势猛,传播快,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多发,往往能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正值高温季节,加上猪价上涨激发老百姓养猪热情,养猪户(场)补栏情况普遍。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应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范:
一、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工作。
1.加强饲养管理。养猪场要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高温季节,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急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同时要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2.科学免疫。严格按照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按量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细小病毒、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猪肺疫等动物疫病的免疫。一般情况下,商品猪23~25日龄时,免疫一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种母猪除此之外,还要在配种前免疫一次;种公猪每隔6个月还要免疫一次。在免疫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正规厂生产的疫苗(县动监所引进的疫苗皆为国家指定的正规厂家生产),要规范免疫操作,并做好各项消毒工作。当周围地区发生动物疫情时,要按照动物防疫部门的要求进行紧急免疫。3.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增加消毒次数。4.药物预防。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预防用抗菌类药物,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预防猪群的的细菌性感染,提高健康水平。5.适时补栏。要选择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仔猪,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买后一定要隔离饲养一周以上,体温正常再混群饲养。6.做好基础免疫工作。在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其它如链球菌病、口蹄疫等病的基础免疫和免疫强化工作。
二、配合动物防疫部门,开展群防群控
1.发现病猪要报告。发现病猪后,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站,要在当地防疫人员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处理。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等要深埋。有条件的地方,将病死猪及其污染物集中焚烧处理。
2.不宰、不食病死猪。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贩卖病死猪,也不能屠宰病死猪自食。
3.对生猪贩运与屠宰人员违法行为积极举报。各类猪群对蓝耳病高度易感,患病猪进入流通,就会加快该病的传播,导致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引起大暴发、大流行。除动物防疫部门应加大对贩运、屠宰、收购病死猪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外,群众要积极举报,自觉参与到阻击蓝耳病战役中来,只有建立起群防群控的疫病防控基础,才能有效阻止疫病的传入、扩散和蔓延。
主营产品:漏粪板模具
相关新闻
-
手工水泥漏粪板与机制漏粪板的区别
今天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水泥漏粪板与机制漏粪板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泥漏粪板,坚实耐用,很多养殖场都在使用着水泥漏粪板。而且水泥漏粪板在使用中不容易出现裂纹和破损,使用寿命相对更长,还可以重复回收使用,是比较环保的漏粪板。有部分水泥漏粪板,可以用纸、木屑、刨花做垫料,母猪和仔猪对这种系统的感觉较为舒适,而全漏水泥漏粪地板也会获得优异的效果。我们在使用水泥漏粪板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清理,这样可以让水泥漏粪板在养殖场发挥出更好的的漏粪效
2019-05-12 -
夏季猪血液原虫病混合感染症状,以及治疗措施!
每年到了夏季,随着温度上升,猪只的食欲就会下降导致采食量减少,这对于猪的生长发育来说无疑是不利的。不仅如此,夏季也有很多蚊虫蝇蚂蚁,如果养殖场不重视环境卫生管理,养殖户的卫生不注意,就容易导致疾病传播。今天小编就要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夏季猪血液原虫病混合感染症状以及治疗措施。一、猪血液原虫病混合感染的症状以中小猪为主,初期体温升至40.5℃-41.5℃,部分高达42℃,呈高度稽留热,病猪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怕冷挤堆、有浆液性鼻液,呼吸浅表而快,部分皮肤发红
2019-05-24 -
AAA级资信企业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