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非洲猪瘟疫苗取得阶段性进展
时间:2019-05-25 点击:3250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该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被称作养猪业的“头号杀手”,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防治药物。2018年8月,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尽快突破非洲猪瘟疫苗研究瓶颈,创制安全有效防治疫苗成为当务之急。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非洲猪瘟疫苗科研攻关负责人介绍,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按照农业农村部党组统一部署,中国农业科学院将非洲猪瘟防控作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集聚优势资源,第一时间组建非洲猪瘟防控科技攻关项目组,以疫苗研发为重点,夜以继日,不舍昼夜,紧急开展疫苗、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等科技联合攻关。
据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主要取得五项进展——
一、是分离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揭示了我国非洲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特点和进化关系。
二、是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三、是两种候选疫苗株体外和体内遗传稳定性强。分别将两种候选疫苗株在体外原代细胞中连续传代,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序列无明显改变,猪体内连续传代,也未发现明显毒力返强现象。
四、是明确了最小保护接种剂量,证明大剂量和重复剂量接种安全。
五、是临床前中试产品工艺研究初步完成。目前已建立两种候选疫苗的生产种子库,初步完成了疫苗生产种子批纯净性及外源病毒检验,初步优化了候选疫苗的细胞培养及冻干工艺。
截至目前,中国农科院非洲猪瘟防控科技攻关项目组在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产品研发方面,完成了非洲猪瘟病毒全基因组测定,克隆和表达了相关基因,构建了模式动物和猪源天然免疫和炎症应答信号通路,筛选出多个天然免疫抑制性病毒基因,完成部分基因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研制出检测速度快、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稳定性好的病毒核酸和抗原类快速检测试剂盒;采集到拉合尔钝缘蜱、全沟硬蜱、草原革蜱等12个蜱种,进行人工培养和生活史观察,筛选出快速消杀化学药物新组方和植物源杀虫剂有效组方;筛选出复合季铵盐消毒剂配方,完成了中试生产研究。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今天的通报还提到,下一步,该院将在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试与临床试验,以及疫苗生产的各项研究工作,尽快完成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国家和行业需求提供及时、有效、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关新闻
-
怎样管理初生乳仔猪?
仔猪是一个养殖场的根基,如何管理好仔猪,减少仔猪夭折,使仔猪尽快长大是养殖致富的根本。在这里漏粪板厂家教您怎样管理初生乳仔猪。1. 环境要求仔猪管理应始于其出生前,应为仔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温暖的分娩场所,无贼风但通风适度;2. 初乳的管理仔猪出生后4小时内应吮到初乳,以由此获得免疫力;初乳为母猪分娩后第一天分泌的乳汁,其成分和一般性乳汁有显著不同,含有高含量的总固型物及蛋白质,但是脂肪、灰分及乳糖的含量较低。初乳的重要性,在于其含有高含量的免疫球蛋白
2019-08-13 -
国外养猪生产商获利妙法
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能带来巨大的利润。这源自于一个真实的案例,但为了对该猪场负责人的真实身份进行保护,故不对外公布其真实姓名,以下将统称他为“PETER”,我们可以从养猪生产商的案例中看到,饲料成本对养猪生产整个过程中的整体盈利情况的重大影响性。小小改变给猪场带来巨大利润,看国外养猪生产商获利妙法PETER是英国的一个养猪生产商,每年饲养大约10,0000头生猪。最近一次是在2004年,当时的谷物价格越来越昂贵,因此有人对该生产商的饲料配方进行了检查。根据他
2017-10-02 -
给母猪助产就是把手伸进去,把猪掏出来那么简单?
母猪分娩中,我们都希望按照我们的意愿顺利分娩,但也不总是那么顺心顺意,助产就是迫不得已后的为之。做为产房工作者,我们要明白人工助产的重点不是掏猪。关于接产流程在此不多做讨论,今天只探讨人工助产。搞明白人工助产先要明白难产,难产可分为产力性难产,产道性难产和胎儿性难产。产道性一般一胎母猪常见,不排除先天和饲养造成的其他胎次的母猪群。胎儿性常见胎儿过大和胎位不正,偶尔有畸形和两头猪拥堵的可能。接产中遇到难产需要先判断原因,然后按照以下程序操作:遇到使劲怒责不
2017-09-27